翻譯項目分類 |
|
|
|
|
|
翻譯項目分類 |
|
|
|
|
|
|
|
|
|
|
 |
翻譯項目名稱:
監控系統施工組織方案翻譯
|
翻譯項目品牌:
博雅監控系統施工組織方案翻譯
|
翻譯項目編號:
|
現實交易價格:
¥150.00
|
網上交易價格:
¥140.00
|
計價單位:
人民幣:元/千字
|
翻譯項目人氣:瀏覽
4921
次 訂購
20
次 |
 |
|
|
翻譯項目簡介 |
 |
|
|
典型的電視監控系統主要由前端監視設備、傳輸設備、后端控制顯示設備這三大部分組成,其中后端設備可進一步分為中心控制設備和分控制設備。典型的閉路監控系統主要由攝像機部分、傳輸部分、控制與記錄部分以及顯示部分四大塊組成。施工方案是根據一個施工項目指定的實施方案
|
|
|
詳細說明 |
 |
|
|
監控系統 前端采集系統 攝像機,鏡頭,云臺,智能球形攝像機 視頻傳輸系統 傳輸線纜、光纖傳輸,同軸電纜傳輸,網線傳輸,無線傳輸 終端顯示系統   管理所網絡監控系統 dvr硬盤錄像系統,視頻矩陣,畫面處理器,切換器,分配器 遠程拓展系統 IP監控,遠程監控,網絡監控,視頻會議等技術交流  監控不單純指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但傳統意義上說的監控系統系統由前端攝像機(包括:半球攝像機、紅外攝像機、一體機等)加中端設備(光端機、網絡視頻服務器等)加后端設備主機(硬盤錄像機、矩陣等) 施工方案是根據一個施工項目指定的實施方案。其中包括組織機構方案(各職能機構的構成、各自職責、相互關系等)、人員組成方案(項目負責人、各機構負責人、各專業負責人等)、技術方案(進度安排、關鍵技術預案、重大施工步驟預案等)、安全方案(安全總體要求、施工危險因素分析、安全措施、重大施工步驟安全預案等)、材料供應方案(材料供應流程、接保檢流程、臨時(急發)材料采購流程等),此外,根據項目大小還有現場保衛方案、后勤保障方案等等。 施工方案是根據項目確定的,有些項目簡單、工期短就不需要制訂復雜的方案。 土方工程 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冬期室外凍土開挖施工前需融化,采用燃燒刨花、鋸沫、廢木及煤炭烘烤,并派專人監護,同時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基坑(槽)采用機械挖方,挖方土料集中置于指定堆土場地;對于挖出的未受凍土,在棄土場地做好保溫工作,采用覆蓋塑料布及麻袋的方法防凍,以備回填時用。對挖好的基坑(槽)覆蓋麻袋、塑料布防凍,并根據環境氣溫條件,在其作業指導書中進行熱工計算確定保溫層厚度。施工時其他要求如下:  1) 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施工前要做好準備工作,連續施工。  2) 挖方時要采取防止引起相鄰建(構)筑地基或其它設施受凍的保溫措施。  3) 填方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雜物,對室內的回填不得含有凍塊的土料;對于室外大面積的回填(上部無其它建(構)筑物或基礎)可采用含有凍土塊的土料,但凍塊粒徑不得大于15cm,其含量(以體積計)不得超過30%,且均勻分布,每層鋪土厚度比常溫施工時減少20~25%,且應逐層夯實。  4) 避免地基土受凍,不得將凍結的基土作為基礎的持力層。  5) 在基礎的施工過程中,不得被水或融化雪水浸泡基土。 砌筑工程 1) 砌筑砂漿在用塑條布或苫布搭成的暖棚內集中拌制,暖棚內環境溫度不可低于5℃。砂漿優先選用外加劑法(外加劑的類型及摻量根據其設計及試驗確定),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放在暖棚內,砂堆采用彩條布覆蓋。必要時在攪拌棚內生火,并用水箱燒熱水用于攪拌施工。  2) 砌筑砂漿不得使用污水拌制,且砂漿稠度較高溫度適當增大。拌制砂漿所用的砂中不得含有直徑大于1cm的凍塊或冰塊。拌合砂漿時,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當水溫超過規定時,應將水、砂先行攪拌,再加入水泥,以防出現假凝現象,攪拌時間比常溫增加1/2倍.。  3) 外加劑設專人先按規定濃度配制成溶液置于專用容器中,然后再按規定摻量加入攪拌機中拌制成所需砂漿,外加劑法砌筑時砂漿溫度不要低于5℃。  4) 對于普通磚、砌塊在砌筑前要清除表面冰雪,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凍的磚或砌塊。  5) 對磚砌體采用“三一”砌法,灰縫不大于10mm。每日砌筑后要及時在砌筑體表面覆蓋塑料布及麻袋。砌體表面不得有砂漿,并在繼續砌筑前掃凈砌筑面。每日可砌高度不超過1.2m。  6) 砌筑工程的質量控制,在施工日記中除要按常溫要求記錄外,尚應記錄室外空氣的溫度、砌筑砂漿溫度、外加劑摻量等。  7) 砌筑砂漿摻外加防凍劑的數量由土建試驗室確定,專人負責嚴格按配比進行計量。  8) 當氣溫低于-15℃時,提高一級砂漿標號,送砂漿小車加裝護蓋,以保證一定的砌筑溫度使砂漿上墻后不致立即凍結。  9) 每班砌筑后,磚(浮石塊)上不準鋪灰,并用草簾等保溫材料覆蓋,以防止砌體砂漿受凍,繼續施工前,先掃凈磚面后再施工。  10) 冬季進行室內抹灰,需在室內生火,并及時將門窗安裝好,必要時,用草簾將窗洞封堵,以便增加室內溫度。  11) 室內砂漿涂抹時,砂漿的溫度不能低于5℃。  12) 與墻面涂刷涂料,砌筑砂漿和抹灰砂漿中,均不準摻入含氯鹽的防凍劑。  13) 攪拌所用的砂子不能含有冰塊和直徑大于10mm的漿塊,砂漿隨拌隨用,嚴禁使用受凍砂漿,在砌筑時不準隨意向砂漿內加熱水。 鋼筋工程 1) 在負溫下冷拉后的鋼筋,應逐根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和局部頸縮。  2) 當溫度低于-20℃時,嚴禁對鋼筋進行冷彎操作,以避免在鋼筋彎點處發生強化,造成鋼筋脆斷。  3) 冬期在負溫條件下焊接鋼筋,應盡量安排在室內進行。如必須在室外焊接,其環境溫度不宜低于-20℃,雪天不得施焊,風力超過3級時應有擋風措施。焊后未冷卻的接頭,嚴禁碰到冰雪。  4) 在負溫條件下使用的鋼筋,施工過程中要加強管理和檢驗,在運輸和加工過程中注意防止撞擊、刻痕。 混凝土工程 1) 冬期施工砼均由集中攪拌站拌制、罐車運輸,混凝土養護采用蓄熱法或綜合蓄熱法。對基礎采用覆蓋麻袋及塑料布進行保溫,對地面以上結構采用棉被和塑料布進行保溫。外加劑的選用根據設計要求、施工方法、規范規定及試驗確定,各結構混凝土在運輸、澆筑過程中的溫度和覆蓋保溫材料的厚度要進行熱工計算確定。測溫儀使用水銀玻璃棒型或電偶極型。施工時具體要求如下:  2) 水泥優先選用硅酸鹽及普通硅酸鹽水泥,其拌制的砼受凍臨界強度不應小于設計標準值的30%。  3)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骨料要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凍塊及其他易凍裂物質。  4) 對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蓋的保溫層,不采用潮濕狀態的材料。對剛澆筑完的混凝土進行保溫時,先在混凝土表面鋪一層塑料布后,再鋪蓋保溫材料。對結構易凍部位要增加保溫覆蓋。混凝土在養護期要防風防失水。  5) 混凝土在澆筑前要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分層澆筑的整體式結構混凝土時,已澆筑層的混凝土溫度在未被上層混凝土覆蓋前不應低于2℃。  6) 對蓄熱法或綜合蓄熱法施工混凝土養護期間溫度測量:從混凝土入模開始至混凝土達到受凍臨界強度以前,應至少每隔6h測量一次;室外空氣溫度及周圍環境溫度,每晝夜測量4次。  7) 全部測溫孔、點均應編號,繪制布置圖,測量結果要寫入正式記錄;測溫孔、點應設在有代表性的結構部位和溫度變化大、易冷卻的部位,孔深度一般為10~15cm,或為板(墻)厚的1/2;測溫時,應將溫度計與外界氣溫做妥善隔離,可在孔口四周用保溫材料塞住,溫度計在測溫孔內應留置不少于3min以上,方可讀數;測量讀數時,應使視線和溫度計的水銀柱頂點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以避免視差,讀數時,  施工方案 要迅速準確。  8) 測溫人員應同時檢查覆蓋保溫情況,并應了解結構物的澆筑日期、要求溫度、養護期限等。若發現混凝土溫度有過高或過低現象,應立即通知有關人員,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9) 模板和保溫層在混凝土達到要求強度并冷卻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時若混凝土溫度與環境溫差大于20℃,拆模后的砼表要及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  10) 對混凝土質量檢查除符合常溫作業時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檢查外加劑的質量和摻量;檢查水、外加劑溶液和混凝土出罐及澆筑的溫度;檢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凍、粘連、收縮裂縫、邊角是否脫落、施工縫處有受凍痕跡;檢查同條件養護試塊的養護條件是否與施工現場結構養護條件相一致;檢查測溫記錄與計算公式要求是否相符,有無差錯。  11) 混凝土拌制時,優先選用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且等級不低于32.5 級,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水灰比不大于0.6。  12) 冬季拌制混凝土時,加熱材料優先考慮水和砂子,盡量將水加熱到規定的最高溫度,即:當水泥低于42.5級時,水最高加熱溫度80℃,骨料最高加熱溫度60℃,當水泥等于或大于42.5級時,水最高加熱溫度60℃,骨料最高加熱溫度40℃。砂石中不得含有凍塊,水泥用暖棚保存。  13) 攪拌時加入砂石和水拌合,然后再加入水泥拌合,嚴禁將水泥與熱水直接拌合,冬季攪拌時間比常溫延長50%。  14) 摻入混凝土中的防凍劑的摻量及品種,由土建試驗室確定,在攪拌時,其摻量嚴格按配比進行計量,并設專人負責。  15) 混凝土澆灌完畢后,及時在其外側覆蓋一層塑料布和三層草簾,并用鉛絲綁扎牢固,以防掉落使混凝土受凍。  16) 表面系數較大的混凝土構件,在具體施工前,須經熱工計算編制出具體的防凍保溫措施。  17) 混凝土出機溫度不低于10℃,入模溫度不低于5℃  18) 冬季施工混凝土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模板及保溫材料,要在混凝土冷卻到5℃后方可拆除。  (2) 當混凝土與外界溫差大于15℃時,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應采取保溫措施使其緩慢冷卻。  (3) 混凝土的初期養護溫度不能低于防凍劑的規定溫度,否則采取保溫措施。當溫度降低到防凍劑的規定溫度以下時,其強度不能小于5.0N/mm2。  (4) 加強保溫養護,做好混凝土養護的測溫記錄,每次測量都做好內外溫差的比較,發現異常及時采取加強保溫措施。  (5) 對摻防凍劑的混凝土,在強度未達到5N/mm2以前每2h測量一次,以后每6h測定一次。  (6) 在混凝土澆灌前,必須將模板及鋼筋上的積雪、冰塊和保溫材料清理干凈。  (7) 冬季混凝土試件的取樣需增設至少兩組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件,便于了解混凝土強度的增長,利于現場結構的施工。  (8)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按要求做好保溫工作并根據預先埋設的測溫管,做好養護期間的測溫記錄。混凝土在養護期間做好防風、防失水,對邊角部位的保溫層厚度,要增大到面部外的2-3倍。  (9) 混凝土測溫安排專人負責,測溫表報有關部門存檔。  (10) 常用外加劑派專人按照要求領取、配置及加入。  (11) 混凝土攪拌、運輸、澆注、成型、養護過程中的溫度和覆蓋保溫材料均要進行熱工計算。  (12) 先澆框架及平臺的保溫養護采用一層塑料布和1-3層草簾,并用8#鉛絲綁扎牢固,草簾層數根據熱工計算確定,以保證受凍前達到臨界強度。 屋面工程 屋面工程的冬期施工,應選擇無風晴朗天氣進行,充分利用日照條件提高面層溫度,在迎風面宜設置活動的擋風裝置;屋面各層施工前,應將基層上面的積雪、冰霜和雜物清掃干凈,所用材料不得含有冰雪凍塊;防水卷材采用熱熔法施工時氣溫不應低于-10℃。 鋼結構工程 1) 鋼結構在集中鋼平臺制作,鋼結構在負溫下放樣時,其切割尺寸要考慮鋼材在負溫下收縮的影響。  2) 普通碳素結構鋼工作地點溫度低于-20℃時,不得進行冷矯正和冷彎曲。雪天禁止露天焊接作業。  3) 施工用的鋼材、焊條及焊絲質量,焊條、焊劑的烘焙和保溫等,均要符合冬期施工規程要求。  4) 構件的組裝必須按工藝規定的順序進行,由里向外擴展組拼;零件組裝必須把接縫兩側各50mm內的鐵銹、毛刺、泥土、油污、冰雪等清理干凈,并保持接縫干燥,沒有殘留水分。  5) 在負溫度下構件組裝定型后進行焊接時,應嚴格按焊接工藝規定進行,由于焊接的起點和收尾點比常溫更易產生未焊透和積累各種缺陷,因此,單條焊縫的兩端必須設置引弧板和熄弧板,其材料應與母材一致,嚴禁在母材上引弧。  6) 運輸、堆放鋼結構時要有防滑措施,綁扎、起吊鋼構件用的鋼索與構件直接接觸時應加防滑隔墊,直接使用吊環、吊車起吊構件時要檢查吊桿、吊鏈連接焊縫有無損傷。  7) 對高強螺栓接頭安裝時,構件的磨擦面不得有積雪、結冰等雜物。 越冬工程維護 1) 對施工場地和建筑物周圍要做好排水,不得使地基和基礎被水浸泡。  2) 對已完基礎的建(構)筑等基坑(槽)在越冬前要進行回填。基礎梁下要按設計要求填塞爐渣或作挖空處理。  3) 對建(構)筑物的施工控制坐標點、水準點及軸線定位點的埋設要采取防止土壤凍脹和施工振動影響的措施,并定期復檢校正。  4) 室外地下管道閥門井、檢查井等除回填至設計標高外,尚要覆蓋蓋板進行越冬維護。  5) 地下水(油)池,當基礎及外壁不具備回填條件或因標高達不到設計標高時,排凈池內積水,對外壁及底板進行保溫覆蓋,保溫層厚度由熱工計算確定。  6) 對支撐在基土上的雨蓬等構件的臨時支撐,其支點要采取防凍措施。 設施配備與施工管理 1) 冬期施工除應能達到常溫時作業要求外,尚須防凍、裂、火、雪、毒等。需要配備的物資。  2) 應成立冬期施工應急預案領導組  3) 進行冬期施工大檢查:在冬期施工前期,由冬期施工應急、督察組成員集體出動,對項目進行一次大檢查,內容包括:  a) 在建、緩建及停建工程的越冬維護情況。  b) 生產和生活臨建、設施、機具的越冬保溫情況。  c) 施工規范、規程及措施的執行情況。  d) 冬期施工物資、機具及設施的到位情況。  e) 對檢查不符合規定之處,及時上報有關部門盡快解決,或下發相應班組限期整改。對因瀆職而由此造成事故者,將做出處罰。此外,每次大雪過后,要先行作業場地及道路清掃。對漏水要及時搶修。
|
|
|
|
|
|
|
|